月经量变少=卵巢早衰?别慌!这份「姨妈量」说明书请收好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月经开始减少,最初五六天干净,现在一两天差不多;最初囤积了很多卫生巾,现在每天太多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身体有问题吗?怀孕生子也难吗?
▼不要慌!不到这个程度就不少了!
姐妹们,让我们先算笔账:
•正常范围:月经总失血量20-80ml(约2-8片日用卫生巾浸泡)。
•少报警:总量5ml(≈一个矿泉水瓶盖)或只能用护垫处理。
✅重点:偶尔少量不要惊慌,但如果连续3个月明显减少(如从浸泡3片到1片),建议及时就医!
图片来自网络,侵必删
▼月经量减少「元凶」是谁?
子宫内膜受损
•宫腔手术史:人工流产、放环、取环等各种宫腔手术引起的子宫内膜损伤和宫腔粘连是月经过少的最常见原因。很多女性朋友在流产后发现月经逐渐减少。
•炎症入侵: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结核、一些急性/慢性盆腔炎,也可能受到伤害「土壤」,导致月经不规律,月经过多,月经过少。
内分泌调节异常
•精神状态、情绪压力变化:面对考试或工作压力,迁移到另一个地方生活,生活中发生重大变化等。
•生殖内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功能减退等。
图片来自网络,侵必删
•其他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
营养状况等全身状况异常
•营养危机:过度节食(体脂率17%)、贫血会使雌激素产生「断粮」。
•药物干扰:抗抑郁药、避孕药可能暂时影响内膜生长。
▼月经量少会怎么样?这些后果要警惕!
•生育危机:内膜7mm时胚胎着床困难,宫腔粘连可直接导致闭经。
•早衰预警:卵巢功能衰退可能伴有骨质疏松、皮肤恶化。
•代谢风险:多囊病患者易合并胰岛素抵抗,增加糖尿病风险。
▼从自查到治疗,这样才能正确应对!
第一步:基础调查
•怀孕检查:如果你在准备怀孕时,月经量突然减少,首先要排除妊娠相关出血(先兆流产/宫外孕)。
•激素六项、AMH:如果月经第2-4天连续2次(间隔4周以上)观察FSH、LH、E2数据;随时观察AMH数据等(判断卵巢储备)。
•超声监测:观察子宫内膜厚度、窦卵泡数、卵巢体积,检查粘连和卵巢情况。
第二步:针对性治疗
•宫腔粘连:宫腔镜分离+雌激素修复(术后预防再粘连)。
•内分泌问题: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服药。如卵巢早衰(激素替代治疗)、多囊(二甲双胍+达英35+生活方式干预)等。
第三步:日常维护
•饮食公式:优质蛋白质(鸡蛋/豆腐)+复合碳水化合物(燕麦/红薯)+健康脂肪(坚果/深海鱼)。
•运动处方:每周三次有氧运动(快走/游泳),避免过度出汗。
•情绪管理:每天10分钟正念冥想,记录「情绪-月经」日记。
看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吗?如果还有什么不懂的,不妨点击下面的图片进行咨询,这样你的问题就可以得到专属的答案。四川省生殖专科医院祝你健康
【申明: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参考,不能作为临床诊疗依据和指南。如因文章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致电028-83335888。】